这才配叫神作!真正的暴力美学巅峰神片!

来源:人气:588更新:2025-05-22 23:30:02

2008年以前,漫改电影并不流行,彼时算是科幻片的天下,但是每一部漫改电影却都有堪称登峰造极一般的社会影响力。老版《蜘蛛侠》、《300勇士》、《V字仇杀队》等漫改神作,都是这一时期的经典代表。



如果要论这一时期最有特点的漫改神作,可以说,如果《罪恶之城》认第二,那就没有哪部电影敢认第一了。

而《罪恶之城》真正好看的地方,却又不仅仅是强烈的风格化视觉处理,以及绚烂到极致的暴力美学与情色呈现。更重要的是,本片在呈现出了一个堪称《V字仇杀队》一样的超级恐怖的世界。

因此,本片可以说是《300勇士》与《V字仇杀队》的究极集合版!是全球最具风格化的漫改神作!

《罪恶之城》改编自弗兰克·米勒的同名漫画(《300勇士》同样改编自他的漫画),并由罗伯特·罗德里格兹、弗兰克·米勒、昆汀·塔伦蒂诺执导,弗兰克·米勒本人编剧,杰西卡·阿尔芭、布鲁斯·威利斯、克里夫·欧文等主演。于2005年4月1日在美国上映,在全球累计取得约1.59亿美元的票房。





同时,本片还获得了第58届戛纳电影节主竞赛单元金棕榈奖提名;在豆瓣上有20.9万人为其打出了8.4的高分;在IMDB上,更有80.8万人为其打出了8.0的超高分,基本够得上IMDB top 250的门槛

也正是因为本片出色的口碑,所以才在后来推出了续集,但续集明显不如第一部。

以落雪的个人观感来说,本片最大的特点就是极为强烈的风格化视觉效果,以极致的色彩碰撞,迸发出极为大胆且强烈的社会反思,更让人能在如此乏味、戏谑的故事内容下,有进一步观看的欲望。

而在极致的风格化之外,其实是导演非常炉火纯青的故事结构融合,让这部其实本来并不出彩的电影,通过叙事融合,让整部电影形成了极为散乱的统一。在看似毫无关系之下,形成了非常怪诞的统一,呈现了一个关于神权、人权、民权的罪恶之城。





另外,就是透过视觉效果与故事结构的独特,导演呈现的对整个世界的思考与反思,其实才更让人感受到现实的恐怖。甚至可以说本片就是《V字仇杀队》的另一个版本。

不过,可惜的是,电影里的三段故事没有形成有效的统一,甚至在时间结构上还有非常明显的漏洞。如果导演可以把三个故事融合为一个故事,或者三者之间的时间线能够融合到一起的话,我想本片最后应该可以进豆瓣和IMDB的top250之列。

以下严重剧透,建议没看过的朋友,先去看本片,再来看落雪推荐!



1、极致的视觉效果

在电影圈里,以视觉效果成就故事的电影并不少,比如《300勇士》系列、《杀死比尔》系列、《影》都是这样的电影。但是能像《罪恶之城》一样,把视觉效果做到极致的电影,却几乎非常少见。

极致的黑白色,加上高饱和色彩与高曝光亮色的出现,都让本片在视觉效果的呈现上非常突出,让所有观众都能在第一时间被电影内容所吸引。

而诡异的是,导演并不是呈现一部真正的黑白电影,在黑与白之外,还有黄色使用到让人恶心的小洛克、女性极致的红唇与红色礼服,以及红色的爱心床、黄色的药、鲜红的血液,都呈现出了非常明艳的色彩,让整部电影宛若黑白电影,却又完全不是一部黑白电影。

这种极致的色彩运用,让本片的视觉效果极为突出,甚至能够掩盖掉电影里极为风格化,或者说极为暴力与色情的画面呈现。





但在吸引人之外,导演对色彩的运用,极大可能是饱含了导演非常明显的创作欲望与潜藏的核心目的。

在整部电影中,导演呈现了一个官僚横行、暴力不断、人性在权力与欲望之下不断沉沦的世界。在这里,普通人看不到一点希望;所有的正义与美好都在残酷的世界里,被一点点的蚕食殆尽。只剩一个在绝望里沉沦的、恐怖的罪恶之城,这座城市早已没有色彩,也早已没有了所谓的美好。

而在这种残酷的世界里,只有寥寥无几的爱、滚烫的血、会被轻易背叛的信任、以及置人迷幻的芬太尼,能够让人暂时感受到生命的色彩,而这些却又与整个城市格格不入。

所以,南希在酒吧里的色彩,最终化为了黑白;歌蒂艳丽的色彩,成了马弗死后唯一的美好;警灯上的红色,在全部的黑白色调里,显得竟然如此的荒诞与格格不入。

导演通过极致的色彩对比,轻易呈现了一个肮脏、脆弱的罪恶之城;而本片的优秀却又不仅只是表现在极致色彩对比上,导演非常反常规的三段式故事呈现,都让本片有一种非常大胆且狂放的观感。





2、奇幻的故事结构

分段式电影并不在少数,甚至此前刚刚推荐过的《复联3》在某种程度上来讲,就是这种这种风格。而国内观众,更是经历了《我和我的祖国》、《我和我的家乡》、《天注定》等此类电影的洗礼。

但此片在类型风格与故事联系上,却完全不是《祖国》、《家乡》之类的电影可以比拟的。

本片一共有3个故事(另有一个部完全的小故事),主要是哈迪根为拯救小女孩南希,却被队友背叛,自己被关入牢房后被迫承认罪行,最后找到南希并终于干掉恋童癖坏人小洛克的故事;而另一个则是马弗和妓女歌蒂睡觉以后,歌蒂被人杀害,他一路找人报仇的故事;最后一个则是妓女联盟无意中杀害警局副局长后,德怀特帮助妓女们处理尸体,并面对各类帮派抢夺副局长头颅的故事。

3个主要故事之间,看起来并没有完全联系,但是导演却通过这种极致的电影色调,将三个片段有效的联合在了一起,这种色彩上的强烈差异所带来的统一感,就明显比《祖国》、《家乡》要高明很多。





同时,如果仅有色彩上的统一,还不足以增加本片三个故事之间的巨大黏性。

于是,导演将人物4个故事之间(含一个小事)相互穿插重叠,让这些故事开始形成统一的整体。就比《天注定》里“蜻蜓点水”一般的人物交集,要更有强联系性。

比如,哈迪根故事里的女主南希所在的酒吧,就成功串联起了3个主要故事。而在南希酒吧里惊鸿一瞥的丑男马弗在后续的故事中却成了男主,哈迪根在小洛克农场里遇到的眼镜男,在马弗的故事里成了超级大反派。并且,在哈迪根的故事里,大反派是洛克与小洛克两父子,而马弗故事里的隐藏反派,就是小洛克的大伯,可以说两个故事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。

在第三个故事中,南希所在酒吧的卖酒女与男主德怀特春风一度,而妓女街的终极BOSS则是第二个故事中的女团成员之一。





于是,这种人物之间的相互穿插,将4个故事有机集合起来,并从神权、人权、人性的堕落,于多方面完成了对“罪恶之城”这个主题思想的完整呈现,从政治黑暗、民众麻木等方位,勾勒出了一个堕落之城。

尤其是本片对政治黑暗与人性堕落,进行极为辛辣的讽刺与控诉,也正因这一点,才让本片值得封神(限于字数,下期专讲)。但本片虽然有进入top250的实力,却始终无法达到那样的高度,则是本片确实存在一些非常明显的缺陷。



3、遗憾的缺失

本片虽然有色彩与人物的串联,但本片却并没有一个“显性”的核心要素,也就让本片4个故事的核心主旨,需要观众自行猜测、归纳与总结。让整部电影,在观感上缺失了统一性。这就与咱们此前讲过的《复联3》有着非常明显的区别。

《复联3》里的多线叙事,在本质就是将电影分成了一个个小故事,但导演却通过灭霸这一核心反派,将多线叙事的所有人物、故事,全部融合到了一起。

比如,钢铁侠、奇异博士、银河护卫队前往泰坦星与灭霸一战是阻止灭霸;雷神与浣熊、格鲁特一起去打造自己的雷神战斧,也是为了阻止灭霸;而美队联合黑豹、红女巫、黑寡妇等人在瓦坎达进行终极一战,也是为了阻止灭霸。

阻止灭霸这个核心目标,将《复联3》里的所有故事、所有人物,全部串联在了一起。而《罪恶之城》则明显缺少了这一个核心目标。





同时,本片在时间线以及人物身份上的不够统一,也让本片在统一性与连续性上有缺失。

比如,马弗故事里的南希依然是舞女,而马弗因为歌蒂的事情再去南希酒吧的时候,从来没有轻松惬意过,且在最后马弗死了,而露西尔在马弗的故事也被杀了,眼镜男也被马弗杀了。那么,马弗与哈迪根的故事就缺少了一种前后承接感。

从露西儿与眼镜男来说,哈迪根的故事在前;而从南希的故事来说,则马弗的故事在前。两个故事虽然有联系,但在时间线上又相互冲突。如果说两者是在同一时间线下的话,整个故事又没有证据能够证明,也缺乏一种连续性。

同样的,德怀特的故事里,妓女街人均高手,但在马弗故事里却又极为弱小,需要马弗的庇护与复仇。



可以说本片里的4个故事,虽然有一定的联系性,但是因为缺少一个共同主题与时间线上的统一,让本片有种看3个导演在拍3个故事的感觉。总结来说,这个感觉就是有种在看真人版《爱死机》一样的感觉。

也正是这些缺点,让本片虽然在漫改电影里可以封神,但在整个电影界却还差了一丝火候。不过,本片对政治黑暗、人性堕落的展示,与《V字仇杀队》一样让人印象深刻。限于字数原因,咱们下期专讲。

另外,大家有非常独特、非常好的漫改电影,都可以在评论区里提及,后续主播可能会讲。(注:比如《V字仇杀队》、《300勇士》、《罪恶之城》、《复联3》这种一定有某些方面非常独特的漫改电影才行。)



好了,今天就聊到这儿,觉得落雪说的还有几分道理的,就请转评赞,随便给一个,想从不同维度了解一部电影,想看好电影的话,麻烦大家关注落雪,谢谢!

感谢各位老师的打赏,相比于不多的几元钱,落雪更欣喜的是我的想法、我的认知能得到您的肯定。茫茫人海,能得到您的欣赏,是生命中难得的快乐。无以言谢,却也只能说一声,感谢!


最新资讯

Copyright © 2018-2024